第2003章 为撤侨做准备(1 / 2)

经过谭润峰同志、安如山同志、刘东来同志等核心领导层的多次商议,以及陈晋完善了的计划,最终华夏方面同意了和捷克方面合作的方舟计划,并且由国防科工局负责组织实施。

让国防科工局组织实施,除了陈晋之前在和安如山同志汇报时说的好处外,就是保密。

为了避免引起国内群众的怀疑,至少在前期,要保密,直到取得了成果之后才能让大众知道,到了那时候,成绩会让那些人更容易接受一些。

所以才有了陈晋到粤省海边的这一幕。

方舟计划的目的是为了给捷克工业保留一份备份,同时也为华夏工业发展提供技术和人员支持。

这是一个对双方来说都很有好处的合作计划,所以高层决策以后,推进起来就相当快了。

陈晋这边成立了一个专门的联络小组,负责和捷克方面的联系。

而捷克方面也同样有一个专门的联络小组,负责人就是玛丽·诺瓦克,捷克外交部副部长。

三月开始,陈晋就带了一群工作人员南下,选择想要建设合作园区的地方。

其实他已经有了想法,那就是粤省的新安县,这里有个半岛,就是前世的深市的南山区。

这里是半岛、海湾地貌带地貌,以台地和平原为主,丘陵和阶地次之,三面环海,面积180多平方千米,也有一定的纵深,适合打造成为出口商品基地,因为有港口,能够进行海运,隔壁就是港岛,优势非常明显。

所以陈晋南下的第三天,就敲定了这里作为合作园区所在地。

安如山同志也是很快批复同意,并且在新安县迁移群众。

要迁移群众到外地,这里的群众自然是不愿意的。

宣传上都说了,这里将成为华夏最大的工业基地,迁移是为了国家做贡献。

群众通过宣传,知道了合作园区的重要性,在国家提供安置方案的情况下,也愿意迁移到附近的地区定居。

但是陈晋不能让群众吃亏,加上合作园区建设需要大量劳动力,另外工人也非常缺乏。

所以提出了补偿方案,就是迁移范围内的群众,每户可以安排一个人到园区建设的工地上工作,待遇参照延城园区工人的待遇,每个月工资按照工作内容、岗位不同,从三十元到四十五元之间,同时包吃包住。

另外迁移范围内的孩子,初中毕业的可以到园区的技术学校上课,毕业后安排到园区的工厂上班,学校不收学费,还提供伙食补贴,提供住宿,但是条件是要在园区里的工厂工作满十年以上。

不是陈晋不能提供更好的待遇,国防科工局是不缺钱的,国防科工银行的金库里面资金充足,国防科工局的账户里躺着几亿现金,但是升米恩斗米仇的道理,陈晋深有体会。

所以工人给的工资不是特别高,但是包吃包住的基本保障,对工人来说是很实惠的。

同时陈晋也想为之后工厂选择工人提供一些依据。

至于学生的工作十年年限,很多人会觉得多此一举,觉得现在的工作这么难找,有一份工作就很好了,谁会愿意不到十年就离开呢?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