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说高通的主要利润来源就是在国内,如果国内手机厂商联合起来,是可以逼迫高通进行让步的。
可现实情况就是这两条道路都没有办法走通。
首先是自研芯片,国内除了华为有这个勇气外,其余厂商连想都不敢想,更别提付诸于行动了。
其次是联合起来找高通谈判逼迫对方让步,当国内的某些手机厂商还在以拿到高通首发芯片作为卖点时,那注定这样的联合是根本不可能的。
有些厂商为了拿到高通的旗舰芯片,会率先和高通达成协议,如此一来,所谓的联合就会瞬间瓦解。
这也就是在原有时空里,国内厂商一直被高通收割的原因,自研没想法,联合谈判又搞不成,最后只能等着被高通白白的收割。
当然华为是例外,不管华为有多少个槽点,可就凭它敢于走出自研芯片的第一步,那就值得所有国产手机厂商向他报以尊敬。
如果没有华为,那高通的欺压只会更加的变本加厉,而不是坐下来和国产手机厂商好好的谈合作。
不过眼下这个时间,华为的麒麟芯片还需要再等很长一段时间,李焕需要去做这个探路人。
既然是探路人,那其中的艰辛可想而知。
所以李焕说自己是去装孙子还真没有说错,如果孙子装不好,拿不到专利授权,那这孙子可就白装了。
为了这次见面,李焕特意让顾英华和篮云柏紧急飞到加州,让他们陪自己一起去见高通的几位高管。
在马克的协调引荐下,李焕三人很顺利的见到了高通包括cEo在内的几位高管。
橙子科技作为高通的重要客户,又有马克的引荐,高通对于李焕几人自然十分的欢迎。
可当得知李焕三人是来协商高通专利授权一事时,那态度可就没有一开始那么的热情了。
谈判进行的很艰苦,高通宁愿降低整机专利费,也不愿意直接给橙子科技进行专利授权。
高通的想法非常简单,不给橙子科技进行专利授权,那就意味着可以一直割橙子的韭菜,如果授权的话,那就是一锤子买卖。
一锤子买卖和细水长流,洋鬼子还是分得出轻重的。
不过最终双方还是达成了一致,在经过一番拉锯战后,高通最终还是同意了对橙子科技的专利授权,但双方约定要对这份协议进行严格保密,不得向第三方透露关于协议的任何条款和内容。
日后当橙子宣布已经研发出自有芯片的时候,有媒体追问关于协议的内容,橙子这一方绝口不提其中的内容。
很快就有好事的媒体披露所谓的“内部消息”,称橙子在与高通的合作协议中做出了巨大的让步。
这则新闻瞬间登上了媒体热搜,面对这样的舆情,李焕只是淡淡的说了一句:“这不是我们的黑历史,只是我们来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