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三千福建、广东移民的青壮被组织并粗训之后,以两千名昆仑奴、倭人奴隶为仆从,连续两战,将这条“金沙河”又夺了回来。
汉人本就相当有组织性,福建行省内的都督府虽然没有完全覆盖诸府县,但兵部可是有权训练民兵的,按照朝廷制度,凡符合年龄的民间青壮,都要接受至少三年的军事训练,这个时限并不是限定在三年之内,而是以八年为期,农闲时抽出至少一两个月的时间。
吕宋岛的汉人百姓,就在宗族自身的组织下、朝廷插手的军事化组织下,形成了一定的战斗力。
华夏文明之所以能够长期碾压周边民族和文明,靠的就是这个强悍的组织程度,这样的情况下,还处于部落状态的北苏禄根本就不是对手。
于是汉人殖民建立的第二座城寨就此出现,被命名为“南固城”,得名仍旧与王审知有关,因为王审知就是唐朝光州固始县人,如今隶属于淮南行省弋阳府固始县。
新光、南固两座小城,各自占据两条河流,并沿着吕宋岛西部海岸连接在了一起,仍旧不满足的南固民兵又强行占据了北苏禄部落的一片山林。
按照朝廷的制度,吕宋岛的土地,凡是私人占有,那么所有权就属于私人,是可以交易买卖的;而山林则在名义上属于朝廷,由官府负责租赁事宜,这种租赁由于租期很长,几乎也可以视为私有的。
唯一不能是私有的,就是各种矿山矿场。
不过考虑到朝廷在日本等地的许多小型矿场,也吸纳了相当一部分民间资本,所有对于新发现的矿场,民间资本是拥有分红权的。
这其实就是朝廷鼓励民间主动勘探,若是规模太小,朝廷也会让出经营权。
北苏禄部落打不过南固城的汉人殖民民兵,左右一寻思,那就向中原皇帝哭诉吧,堂堂中原上国,难道还要为难我们这些外藩小国不成?
消息经渤泥国传到广东行省、再传到京师时,有些朝廷高官的脸上顿时变得精彩了起来,实在是有损朝廷颜面、有损大国威严啊!
王伦却是非常开心,不能因为日本的金山银山摆在那里,就瞧不上吕宋的黄金了啊,能搂到朝廷手里的,他从来不嫌弃多还是少。
汉人还是被儒家教化得过于彬彬有礼了,但是这就导致了一个长期存在的巨大矛盾,那就是华夏过高的道德标准,与全世界的低道德水平之间的不匹配。
我们对外讲道德,但是绝大多数的蛮夷,他们简单的大脑只会搞丛林法则优胜劣汰那一套,最终吃亏的永远是华夏。
所以王伦非常欣赏福建与广东的百姓,就该心狠手辣一些,在对外事务方面,一旦放低了对自我的道德要求,心情都变得舒畅了起来不是吗?
他也不害怕对外的低道德会影响到整个华夏,儒家讲“权变”,我们汉人自有一套灵活的道德标准、有很强的自适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