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章 夜明珠(1 / 2)

上午把东西搬到15楼之后,王景行来不及全部摆出来。

一整箱的珠宝,把箱盖打开,取出一部分之后,其他的暂时就随便放着。

这会王景行打开大门,发现箱子里面发出浅蓝色的光芒。

而且光芒很盛,足以照亮整个大厅。

王景行走过去,发现箱子里是一颗硕大的夜明珠。

之前在地下室的时候,因为长期处在黑暗中,夜明珠没有吸收外界光照或紫外线,所以没有发光。

上午打开箱子之后,王景行就没盖上箱盖,夜明珠吸收了光照,天黑之后,便发出光芒。

王景行连忙开灯,把夜明珠放到桌上,仔细观察。

这颗夜明珠直径达到了15厘米,被精心打磨成完美的球形,表面光滑如镜,没有一丝瑕疵,捧在手中,存在感极强。

整体呈现出一种深邃而神秘的幽蓝色,蓝得迷人。

在不同的光线下,颜色会略有变化,时而呈现出冰蓝色的冷冽,时而又透出深蓝色的深邃。

灯光下散发着柔和而温润的光泽,如同上等的宝石般璀璨却又不刺眼,给人一种高贵典雅的感觉。

关了灯,当周围环境黑暗时,它所发出的光芒犹如浅蓝色的月光,明亮而耀眼。

光芒可以照亮周围半径约50米的范围,将整个空间都笼罩在一片神秘的蓝色光晕之中。

透过强光照射,可以看到夜明珠内部有着独特的纹理,仿佛是一幅宇宙星空的微缩画卷。

星云般的纹路纵横交错,其间还点缀着一些闪烁的微小亮点。

王景行知道,这种夜明珠由一种极为罕见的宝石级萤石打造而成。

发光原理是基于萤石内部的稀土元素和激活剂的相互作用。

在白天或有光线照射时,夜明珠会吸收光能并将其储存起来。

到了夜晚或黑暗环境中,这些储存的能量会以光的形式释放出来。

特别好的夜明珠发光效果可持续很长时间,而且不会因为时间的推移而减弱或消失。

夜明珠古称“随珠”“明月珠”,是古代神话与文献中记载的稀世珍宝,常被赋予“通灵”“防腐”等神秘色彩。

慈禧夜明珠因作为其陪葬品而得名,成为近代皇权象征与珍宝传说的典型载体。

据《清东陵档案》记载,这颗夜明珠称重为四两二钱七分,大概133.43克,或787.28克拉,呈近似球形。

是阿富汗杜兰尼王朝远征印度,夺取的莫卧儿大帝金刚石。

后阿富汗杜兰尼王朝遣使向清廷朝贡,把这颗夜明珠作为贡品送到乾隆内府,成为清代皇室秘藏珍宝。

乾隆曾将其命名为“随珠清光”,并镌刻御制诗于锦盒之上。

慈禧掌权后,对这颗夜明珠极为珍视,常置于寝宫案头赏玩。

据李莲英口述《爱月轩笔记》记载,慈禧临终前遗命:“含珠入殓,可保肉身不腐,灵魂不散。”

慈禧病逝后,该珠被放入其口中,随葬于定东陵地宫。

据说这颗夜明珠分开为两半,合拢时透出绿色寒光,夜间百步可照见头发。

这颗夜明珠估值为1080万两白银。

据说当时1080万两白银的估价约相当于8亿元人民币现值。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