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个比赛日的争夺结束。
该晋级的晋级,该去机场的去机场。
瑞士轮里,就只剩下六支2-2区的队伍了。
分别是BIG、HellRaisers、G2、Mouz、IBR。
这六个队伍当中,按照排名来说,上等马是Mouz、BIG和MIBR,下等马的肯定就是COL、HellRaisers和G2啦。
都TMD的2-2组了,还田忌赛马呢。
大家一个桌上准备吃席了,还硬要分出大小王来。
当然,该走的流程还是要走的。
根据排名和头几轮相遇过的对手不交战原则,主办方很快就完成操作,把最后一日这六个队伍的交战排序公布出来。
单场单播,一共三个BO3对局。
BIG对阵G2。
MIBR对阵HellRaisers。
Mouz对阵COL。
猛的一看这个对阵形式吧,好像晋级的队伍已经呼之欲出。
赛制又是BO3,那些图池深度好的传统强队,应该问题不大吧。
可结果却偏偏背离了大多数玩家的一厢情愿。
BIG以2-0的大比分,轻取G2。
HellRaisers和COL都是让一追二,分别战胜了MIBR和Mouz。
又是和克拉科夫Major一样的抽象淘汰赛阵容。
就好像伦敦潮湿微凉的秋季,让这些传统强队脑子集体生锈了一般。
2018年的下半年,注定是很多新贵登场,老贵谢幕的一个赛季。
至此,八支进入淘汰赛的队伍,就全部厮杀出了残酷的瑞士轮。
3-0晋级的队伍,faze和Liquid。
3-1晋级的队伍,NaVi、Astralis、TYLOO。
3-2晋级的队伍,BIG、HellRaisers、COL。
淘汰赛首轮,八进四的对阵划分,也应势而生。
上半区的四支队伍。
faze对阵HellRaisers。
NaVi对阵BIG。
下半区的四支队伍。
Liquid对阵COL。
Astralis对阵TYLOO。
费劲巴拉的打进了淘汰赛,成为传奇组队伍的序列,结果TYLOO被奖励了一个Astralis。
痛!简直太痛了。
没办法,依据淘汰赛对阵规则。
TYLOO虽然是3-1晋级的,但是他们的世界排名,比BIG要低几个杆位。
而Astralis的世界排名,比NaVi又要高一个杆位。
3-2里面最菜的两个队伍,肯定是要被两支3-0晋级队伍瓜分掉的。
那么TYLOO肯定是要和BIG坐一桌了。
即便是3-1晋级了,可他们还是桌上的菜,注定要被坐在餐桌前的强队选择。
所以TYLOO不是碰见NaVi,就是碰见Astralis,如果他们排名高于BIG的话,那么就要碰NaVi。
Major的对位匹配制度,就是这么的残酷无情。
小组赛结束之后,伦敦Major进入了休战期,四天之后的下一个周末,将是淘汰赛战火重燃的日子。
虽然说明面上的战火,稍稍的熄灭了一些,但是暗地里的小火苗,可是一个比一个汹涌。
训练区的灯光,几乎是每晚都亮至深夜。
提前晋级淘汰赛,多出来的两天休息时间,是faze争取来的。
他们可以挥霍掉多出来的这两天。
可是四天的休息日,就是所有战队共有的了。
faze众人就是再自信,也不敢把这四天都浪费掉。
所以刘风他们这几天的日子,几乎就和在训练营里一般无二。
每天就是温习战术,约Major之外的队伍打练习赛,然后开会复盘,商讨战术和下一日的训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