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佩里阁下,这是姜阿新的调查报告。”
东京,掬水的个室里,渡边笃将一份文件交给金海公司经理杰克·佩里。
杰克·佩里接过,仔细看了一遍,“渡边会长,姜阿新在东洋的消费十分奢侈?”
“是的,照推算姜阿新在东洋一个月的时间花费了15万美元,资金来源于三井在东洋交付的差额货款。”
“差额货款?”
“佩里阁下,台湾有外汇管制,拦截出口商所得货款强制换成台币,一些出口商会要求买家部分货款在台湾之外支付。”
“扫噶,三井物产和永光茶叶还有合作?”
“是的,东洋的茶畑只恢复了战前的60%,三井占据了北美、北非和苏联市场,仅靠东洋的茶叶偶尔不足以完成订单,需要从台湾的旧渠道采购。”
日据时期,台湾茶叶的出口被东洋会社把持着,其中三井物产的子会社三井农林是最大的茶叶出口商,台湾的老茶商几乎都与三井农林有过合作。
“渡边会长,我听说和平条约即将签订?”
“是的,美国已经在推动签署和平条约,恢复东洋的主权,届时,东洋的国际贸易权也会恢复。”渡边笃心情并不舒畅地说道。
东洋主权恢复对他们这些依附盟总的人来说,并不是什么好消息。
“渡边会长,金海公司的定位是无政治茶商,只从茶叶贸易中获取差额利润,并不在意茶叶供应商来自哪个国家,只在意茶叶品质和价格,渡边商社有没有兴趣成立茶叶贸易子会社和金海合作茶叶出口?”
“佩里阁下,如此重大的事务不是我能决定的,必须呈报高野会长定夺。”
有末机关和渡边商社的未来风雨飘摇,冼耀文这个渡边商社的挂名会长的重要性却是猛增,一旦有末机关不能再依附盟总或获得的支持减少,有末机关一干人等需多多仰仗在盟总关系不错,但又不是依附盟总生存的冼耀文。
所以,无论是渡边笃,还是有末精三和铃木敬司,都希望冼耀文成为渡边商社名副其实的会长,以保障大家优渥的生活条件。
之所以如此,皆因渡边商社和东亚商社并轨以来,有末机关一干人等都可以从“无关税贸易”按月获得一笔可观的分红。
“我等待渡边会长的回复,也请渡边会长调查一下三井物产、丸红、伊藤忠商事和静冈茶叶组合的茶叶出口情况,它们都会成为我们的竞争对手。”
“没有问题。”
离开歌舞伎町时,已近凌晨一点,回到酒店的杰克·佩里却没有休息,洗了个澡便坐在案头,翻阅一沓厚厚的文件。
时不我待,金海想成为茶叶贸易领域的佼佼者,必须分秒必争抓住国际茶叶贸易的大变革时机,这个机会一旦错过,金海可能错失独占鳌头的机会,而他也会失去重现家族荣耀的机会。
身为落魄的贵族后代,他有责任让佩里家族的名声重新响彻大不列颠。
丽兹酒店。
正是下午茶时间,城里的不少贵族和名流都在这里享用下午茶。朱迪和施夷光也在,两人正吃着司康饼,喝着自带的祁门红茶。
呷了一口茶,朱迪感慨道:“我还是喜欢祁门香的味道。”
“我对茶的要求不高,阿萨姆茶、吉岭茶、锡兰茶、台湾茶、肯尼亚茶,无论哪里的红茶都OK。”施夷光将一块司康饼送进嘴里,抹了抹手指尖的碎渣。
“莉莉,对生活品质要有追求。”
施夷光不以为然道:“我说的只是红茶,不包括绿茶,在香港待了多年,我已经习惯喝绿茶。”
“我不太喜欢绿茶的味道。”朱迪摊了摊手,旋即说道:“亚当开始从事茶叶贸易,让我给他介绍肯尼亚那边的关系,我在那边没有职位太高的熟人,莉莉你有吗?”
施夷光轻轻点头,“好久没有和亚当联系,我会给他发电报。”
正事说好,朱迪扯起了闲篇,“你举办婚礼的日子定下了吗?”
“还没有,下个月伯爵夫人生日,可能会说起这个事。你呢,有没有开展恋情?”
“暂时没有遇到让我心动的对象,挺无聊的,晚上一起去酒吧坐坐?”
“都有谁?”
“玛格丽特、比利。”
“OK.”
纽约,唐人街。
全旭带着助理陈查理在逛街。
陈查理是旅美台山人第三代,三藩市唐人街出生,在纽约的唐人街长大,毕业于哥大,是杰西卡·克拉克的学长。
因奶奶是留美法国人后裔,母亲是福建人,会讲台山话、粤语、闽南语、英语和法语。
“唔该,呢个几钱?”
两人进入一间茶叶铺子,全旭指着祁门红茶问老板。
“7块一磅。”老板听出全旭不是讲白话的,用国语回答道。
全旭惊呼,“这么贵。”
老板神秘兮兮地说道:“不要嫌贵,你不知道美国佬对唐山茶加关税了吗?50%的关税,现在市面上已经没有正规渠道进来的唐山茶啦。”
“老板,不要当我不懂好不好?美国佬又不对香港中转的茶叶加关税,不管是申报的转口商品还是文件造假,成本也多不了多少,你从4块涨到7块有点过分了。”
顿时,老板对全旭刮目相看,“后生仔,你既然懂行,应该知道贵买贵卖的道理,联泰行涨价,我也只能跟着涨。这样好了,看你懂行,你多买几磅,我算你6块5。”
“谁家买茶叶一次买几磅,6块给我称半磅。”
全旭和老板拉扯好一会儿,花3美元买了半磅祁门红茶,又花60美分买了半磅茉莉花茶。
接着,两个多小时的工夫,跑遍唐人街的茶叶店,搞清楚各种茶叶的零售价格,也买到了四种在唐人街有市场的茶叶——祁门红茶、茉莉花茶、龙井绿茶和铁观音。
祁门红茶最贵,销量较少。
龙井绿茶价格次之,属于高端货,一般人家喝不起。
铁观音的销量还可以,几乎每一位福建人都会买,但整个美国的福建人堪过半万,市场潜力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