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病篇第二十三(五)(1 / 2)

话说有一天,黄帝闲来无事,就琢磨起医学问题来了。他挠了挠头,问岐伯:“岐伯啊,我一直想搞明白,为啥有的人一得热病,就头疼得要命,太阳穴那儿跟要炸了一样,眼睛也跟着抽筋似的疼,还动不动就流鼻血呢?这到底是咋回事儿啊?”

岐伯一听,心里暗笑黄帝这求知欲旺盛得跟小孩子似的,但面上还是一本正经地说:“黄帝啊,这事儿得这么看。这热病、头疼、太阳穴疼、眼睛抽疼还流鼻血,其实就是咱们中医说的‘厥热病’啦。厥热病啊,就是体内热气乱窜,搞得人浑身不自在。要治这个病啊,得靠咱们老祖宗传下来的针灸大法,特别是那第三针(这里咱们可以理解为长针),得根据病人的情况,看看是热气多了还是正气不足,然后再下针。”

黄帝一听,眼睛一亮:“哟呵,还有这讲究?那你快说说,这针得咋扎?扎哪儿?”

岐伯捋了捋胡子,笑道:“这事儿啊,得从穴位说起。咱们人体啊,就像个大宝藏,藏着好多能治病救人的小秘密,这些秘密啊,就叫穴位。比如说吧,治这厥热病,咱们得找几个关键的穴位。”

“首先啊,得说说这‘合谷穴’,现代人也叫它‘虎口’。你瞅瞅自己的手掌,大拇指和食指中间那块凸起来的地方,对,就是那儿,一按下去酸酸涨涨的,那就是合谷穴啦。这穴位啊,是阳明大肠经的原穴,能清热解表,治头疼脑热那是一绝。你想啊,这热气一上来,头不就疼了嘛,合谷穴就像个灭火器,能把这热气给灭了。”

黄帝听得津津有味,点点头:“嗯,这听起来挺有道理的。那还有呢?”

岐伯接着说:“再来啊,咱们得聊聊这‘太阳穴’。哈哈,这可不是说太阳晒多了就会疼的那个地方,虽然它确实在头两边,跟太阳似的。太阳穴啊,是咱们头上一个重要的经外奇穴,能疏风清热,缓解头疼、眼睛疼啥的。你下次头疼得厉害,试试用手指头轻轻揉揉,说不定就能缓解不少呢。”

黄帝一听,乐了:“嘿,这穴位还真神奇!那流鼻血又是咋回事儿?得扎哪儿呢?”

岐伯笑道:“流鼻血这事儿啊,咱们得找‘迎香穴’和‘上星穴’聊聊。迎香穴在鼻翼两侧,靠近鼻孔那儿,轻轻一按就能感觉到。这穴位能疏散风热,通鼻窍,你要是鼻塞、流鼻涕或者流鼻血啥的,揉揉它,保管你舒服多了。至于上星穴嘛,就在前发际线正中间直上一寸的地方,用手指头按按,能清头目,治头疼、流鼻血啥的。这俩穴位啊,就像是鼻子的守护神,能让你的鼻子舒服得很。”

黄帝听得那叫一个过瘾,拍手笑道:“哈哈,岐伯啊,你这课讲得真是生动有趣,我这脑子啊,现在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那接下来呢?这厥热病还有啥要注意的?”

岐伯也不含糊,继续讲道:“厥热病啊,除了扎针,还得注意饮食起居。别吃那些辛辣的、容易上火的东西了,多吃点清淡的,多喝水,让身体里的热气赶紧排出去。还有啊,注意休息,别熬夜,熬夜可是伤身体的。这样内外结合,双管齐下,才能彻底治好这厥热病。”

黄帝又问岐伯:“嘿,岐伯啊,我这心里老有个疑惑,你说这热病吧,它一来,人就变得跟秤砣似的,沉得要命,而且肚子里还跟火烧似的,这是咋回事儿呢?有没有什么妙招能搞定它?”

岐伯一听,哈哈一笑,捋了捋他那飘逸的胡须,说道:“黄帝啊黄帝,你这问题问得好!热病嘛,确实能让人体重如铅,肠中似火。不过别怕,咱们中医有招儿!来来来,我给你上一堂针灸实操课,保证让你听得津津有味,还能学到真本事!”

黄帝一听,眼睛立马亮了,心想:这岐伯又要放大招了!于是,他赶紧凑近,准备洗耳恭听。

岐伯清了清嗓子,开始了他的爆笑针灸课:“热病、体重、肠中热,这些问题啊,咱们得用第四针来解决。这第四针呢,其实就是咱们现在说的三棱针,用它来放血疗法,效果杠杠的!那么,咱们要在哪些穴位上下手呢?别急,听我慢慢道来。”

“首先啊,咱们得找胃经的俞穴,也就是咱们现在说的‘足三里’。这个穴位可厉害了,它就像是胃的私人保镖,能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位置嘛,就在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胫骨前嵴外1横指处,按上去酸酸涨涨的,那就是找对地方了!给这个穴位放点儿血,胃里的热气就能往外散了。”

黄帝一听,点头称赞:“嗯,这足三里,我听说过,确实是条好汉!那接下来呢?”

岐伯接着说:“接下来啊,咱们还得去脚趾间找找乐子。具体来说,就是‘厉兑’穴和‘内庭’穴。厉兑呢,是胃经的井穴,就像胃经的小泉眼,能清胃泻火、通络止痛。它就在足第2趾末节外侧,距趾甲角0.1寸的地方。内庭呢,是胃经的荥穴,能清胃泻火、理气止痛。它在足背第2、3趾间,趾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给这俩穴位也放点儿血,那肠中的热火,保证跑得无影无踪!”

黄帝一听,乐得直拍大腿:“哈哈,岐伯啊岐伯,你这针灸课讲得真是太逗了!不过话说回来,就这么简单几个穴位,就能搞定热病、体重、肠中热?不太可能吧?”

岐伯微微一笑,说道:“黄帝啊,你可别小看了这几个穴位。它们虽然看起来不起眼,但作用可大了去了!就像咱们平时吃的那些小吃,虽然单个儿看起来不咋地,但组合起来,那就是一顿美味的大餐啊!针灸也是这个道理,选对了穴位,用对了方法,那效果绝对是杠杠的!”

黄帝一听,觉得很有道理,于是又问:“那岐伯啊,你说这放血疗法,有没有什么讲究啊?比如啥时候放、放多少、放完之后要注意啥?”

岐伯一听,心想:这黄帝还真是细心啊!于是他耐心地解释道:“放血疗法嘛,确实有点儿讲究。首先啊,得选对时机,一般是在病人热气最盛的时候放,效果最好。放多少呢?这个得根据病人的情况来定,一般放个几滴到十几滴就行了。放完之后呢,要注意给病人喝点儿温开水,补充一下体液。还有啊,放血的地方得注意消毒,别感染了。另外,放血疗法可不是万能的,得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来选择使用。”

黄帝继续问岐伯:“哎,岐伯啊,我这心里老有个疙瘩解不开,你说这黄热病吧,它怎么就能让人肚脐周围疼得跟刀绞似的,还连带着胸胁那块儿胀得跟要爆炸一样呢?这到底是咋回事儿啊?”

岐伯一听,嘿,这问题有意思,便捋了捋他那长胡子,慢悠悠地说:“黄帝啊,你这问题问得好,咱们中医讲究的就是个阴阳平衡、气血通顺。这黄热病吧,说白了就是体内的湿热邪气太盛,跟身体里的正气干上了架。湿热一闹腾,气血就不流通了,尤其是肝胆经这一带,那可是湿热邪气的重灾区。肝胆经一堵,胸胁自然就胀得难受了。至于肚脐周围嘛,那可是脾胃的地盘,脾胃被湿热一搅和,能不疼吗?”

黄帝一听,恍然大悟:“哦,原来如此,那咱得想个法子治治它啊!”

岐伯微微一笑,说:“治它?简单!咱们中医有两大法宝,一是草药,二是针灸。今天咱就说说针灸吧。对付这黄热病挟脐急痛、胸胁满的症状,有两个穴位那是相当的给力,一个是涌泉穴,另一个嘛,就是阴陵泉了。”

黄帝一听,眼睛一亮:“涌泉穴?阴陵泉?这俩穴位听起来挺有来头的啊,快给我讲讲!”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