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回 梁夫人炮炸失两狼 张叔夜假降保河间(2 / 2)

再说河间府节度使张叔夜,得知两狼关失守,兀术率领大军即将来犯,心中惊慌不已。他暗自思忖:“陆登足智多谋,都没能守住潞安州;韩世忠夫妇英勇善战,还有大炮和铁华车,依旧丢了两狼关,我又如何能抵挡?”一番思索后,他召集众将士商议,决定在城上竖起降旗,先假意投降金兵,以此保全河间府百姓的性命。他打算等金兵渡过黄河,各路勤王军队集结,打败兀术时,再截断金兵退路,擒获兀术。众将领命,开始准备投降事宜。

张叔夜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张立身高一丈,生得方面大耳;二儿子张用同样身高一丈,面庞淡黑。这天,兄弟俩在书房读书,一直到午后,还不见有人送饭进来。张用疑惑地对哥哥说:“都这个时候了,饭还没送来,不会是忘了吧?”张立也觉得奇怪:“我也正纳闷呢,不知怎么回事。”正说着,书童端着饭进来了。张立问道:“怎么这么晚才送来?”张用怒道:“你这小子,是不是跑去玩耍忘记了?该打!眼里还有没有我们兄弟?”书童委屈地说:“今日虽然送晚了,但好歹还有饭吃,再过两天,只怕就没饭吃了!”张立呵斥道:“胡说!好端端的,怎么会没饭吃?”书童着急地说:“二位公子还不知道吧,金兵打过来了,潞安州、两狼关都已经失守,马上就要到河间府了。老爷害怕,正在堂上和众将商量投降的事,整个府里乱成一团,所以饭才送迟了。要是金兀术不接受投降,杀进城来,大家可不就没饭吃了?”张用难以置信:“我不信!爹爹怎么会向鞑子投降?”书童说:“公子不信,出去问问,谁不知道这事?”说完,转身离开了。

张立忧心忡忡地说:“难道爹爹真要做奸臣?”张用咬牙道:“哥哥,我们吃完饭去问母亲。要是真有这事,就向母亲要二三百两银子,出城去和番兵拼个你死我活。要是打不过,我们带着银子远走他乡,再做打算,如何?”张立点头:“兄弟说得有理。”两人匆匆吃完饭,来到中堂,质问母亲:“爹爹为什么要投降番邦,做奸臣?这是什么道理?”母亲叹了口气:“你们年纪小,懂什么?这是国家大事,由你爹爹做主,我也只能听他的。”兄弟俩又说:“既然这样,我们要二三百两银子。”母亲疑惑道:“这时候要银子干什么?”张立撒谎道:“我们想趁早买点东西,等金兵进城,就没法上街了。”母亲信以为真,取出二百两银子交给了兄弟俩。

张立、张用兄弟俩接过母亲给的二百两银子,匆匆回到书房。他们迅速将银子捆扎好,悄悄打开后园的门,一路朝着城外奔去。走出二三十里路时,迎面正碰上浩浩荡荡的金兵。兄弟俩见路旁有座山岗,便急忙跑上岗顶观望。只见金兵如汹涌的潮水,一波接着一波,源源不断。

两人盯着金兵队伍看了许久,眼见金兵越聚越多,张用忍不住说道:“哥哥,等不及了,下去和他们拼了吧!”话音刚落,兄弟俩便提着铁棍,如猛虎下山般冲下岗子。铁棍舞动间,“乒乒乓乓”的击打声不断响起,金兵被打得七零八落,死伤无数。

有金兵慌忙跑去禀报兀术。兀术听闻后,下令道:“不要伤他们性命,给我活捉过来!”一众金兵将领得令,立刻将张氏兄弟团团围住。双方从午后一直厮杀到黄昏,天色渐渐暗了下来。激战中,张立突然发现找不到弟弟的身影,心中暗道:“此时不逃,更待何时?”他挥舞铁棍,使了个盘头的招式,凭借着强劲的力道,硬生生在金兵阵中打开一条血路,趁着夜色迅速逃离。由于天黑路暗,他又跑得飞快,金兵一时竟没能追上。另一边,张用也在乱军中与哥哥失散,奋力杀出重围后,慌不择路地朝着荒野逃去。这兄弟俩就此失散,直到后来岳元帅收服何元庆时,二人才得以重逢,此乃后话暂且不提。

当晚,兀术没能擒住张氏兄弟,只好安营扎寨。次日,他继续率军进发。快到河间府城池时,远远望见一员将领带着众人跪在路旁,城头上高高挂着降旗。那人高声喊道:“河间府节度使张叔夜归降,特来迎接狼主进城!”金兵小卒赶忙向兀术禀报。

兀术催马向前,只见张叔夜俯身趴在地上。兀术在马上转头问军师哈迷蚩:“这人是忠臣,还是奸臣?”哈迷蚩回道:“久闻他是大宋第一忠臣,名叫张叔夜。”兀术点点头,冲张叔夜问道:“你就是张叔夜?”张叔夜恭敬答道:“小臣正是。”兀术又问:“我早听说你是忠臣,为何却向我投降?莫不是诈降?”

张叔夜神色诚恳地说:“小臣怎敢欺骗狼主?如今朝中奸臣当道,忠良之士屡遭贬黜。潞安州、两狼关接连失守,狼主大军压境,小臣兵力微薄,如何抵挡?只怕一旦开战,城中百姓必将遭受劫难。所以小臣甘愿归降,只为保全河间府百姓的性命,绝无贪图爵禄之心,还望狼主明察!”

兀术听后,称赞道:“如此说来,果然是个忠臣!老先生识时务,又有仁心,是个好人。我封你为鲁王,继续镇守此城。我的大军只需你提供犒赏,绕城而过,不会进城。若有一人违反,擅自进城,定斩不饶!”张叔夜谢恩退下,命人搬出猪羊美酒,犒劳金兵。金兵饱餐一顿后,绕着城池继续前行,到了黄河边,选了一块空地安营扎寨,开始打造船只,准备渡河。

河间府的情况很快就被地方官加急奏报朝廷。这天,钦宗皇帝正临朝听政,官员上前跪拜启奏:“陛下,兀术率领五十多万大军已逼近黄河,还请陛下速速发兵退敌!”钦宗闻言大惊,忙问众大臣:“金兀术兵势凶猛,诸位爱卿可有退敌良策?”

张邦昌出列奏道:“潞安州陆登为国尽忠,韩世忠夫妇弃关而逃,如今河间府张叔夜又已投降,眼下只剩黄河阻挡金兵。一旦金兵渡过黄河,汴京就危险了。依臣之见,满朝文武中,论才能无人比得上李纲、宗泽。陛下若任命李纲为大帅,宗泽为先锋,定能击退金兵。”钦宗觉得有理,当即降旨,封李纲为平北大元帅,宗泽为先锋,命二人率领五万大军,前往黄河抵御金兵。李纲、宗泽领旨退朝。

李纲回到家中,与夫人告别时,忽见屋檐下站着一个身材魁梧的汉子。李纲便问:“你是何人?”那人赶忙跪下:“小人叫张保。”李纲又问:“你之前在哪里?”张保答道:“小人在外面做点小生意。”李纲上下打量他一番,问:“你力气如何?”张保自信地说:“小人走长路,能挑五六百斤的东西。”夫人在一旁说道:“老爷,你就带他去吧,路上也好有个人照应。”于是,李纲命张保收拾行李,跟随自己出征。

第二天,宗泽前来邀请李纲起兵。李纲将宗泽迎进府中,两人见过礼后,李纲忧心忡忡地说:“老元戎,你看那些奸臣居心叵测,保奏我领兵出战,分明是想置我于死地。老夫这性命,全靠你多加照应了。”宗泽安慰道:“元帅放心,吉人自有天相。”

随后,二人一同出府,骑马来到教场,点齐五万大军,鸣炮启程。一路奔波来到黄河边,安营扎寨后,李纲、宗泽下令将沿河船只尽数收缴上岸,派兵严密把守河岸。宗泽还写下一封书信,派人快马加鞭送往汤阴县,邀请岳飞和众兄弟前来助战。正所谓:要图定国安邦计,预备擒龙捉虎人。

李纲和宗泽这两位将领,究竟会如何与金兵交锋?他们能否成功退敌?且听下回分解。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