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回 召回兵矫诏发金牌(1 / 2)

“胡骑驱兵入汉关,秋风杀气暗秦山。英雄共奋匡时力,不放沙场匹马还。方图痛饮黄龙府,金牌十二一时颁。男儿不遂平戎志,千古长流血泪潸。”金牛岭下的惨败,让兀术万念俱灰。他心一横,朝着冰冷的石壁猛然撞去,只求一死了之。

就在众人以为他必死无疑时,天地间突然炸响一声惊雷。只见那石壁轰然倒塌,连带山岭的危崖也纷纷坠落。烟尘散尽后,兀术艰难地从碎石堆里爬起来,惊愕地发现眼前的山峰竟被夷为平地,一条逃生之路豁然出现。他眼中燃起希望,飞身上马,大声招呼众将。金兵们仿佛抓住救命稻草,争先恐后地朝岭上涌去,一时间人挤人、马挤马,混乱不堪。

然而,刚有五六千人爬上岭头,又是一声炸雷响起。那已经倒下的崖壁竟如巨蟒般重新竖起,将后续人马死死拦住。此时,宋军的喊杀声已近在咫尺,金兵们如同困在笼中的野兽,被追兵砍杀得惨叫连连,鲜血染红了金牛岭的山坡。

兀术站在岭上,望着山下本邦士兵尸横遍野的惨状,老泪纵横。他转身对哈迷蚩悲叹道:“我自踏入中原,所到之处敌军无不望风而降。没想到遇上岳飞这个劲敌,六十万大军如今只剩五六千人!我还有何颜面回去见老狼主?不如一死谢罪!”说罢,拔出佩剑就要自刎。哈迷蚩眼疾手快,一个箭步冲上前死死抱住他,众将也纷纷上前夺下佩刀。

哈迷蚩急切劝道:“狼主不可轻生!胜败乃兵家常事,咱们暂且回国,重整旗鼓,日后定能报仇雪恨!”话音未落,只见对面林间缓缓走出一位书生,气质超凡脱俗,仿若仙人降临。书生走到兀术面前,长揖一礼道:“太子何必执着于调兵复仇?往锅里添再多水,也不如直接抽走灶底的柴火。自古以来,朝中有权臣掣肘,在外的大将又怎能安心建功?要不了多久,岳飞自身也将难保。”

兀术听后,如醍醐灌顶,赶忙作揖致谢:“多谢先生指点!不知先生尊姓大名?”书生淡然一笑:“我不过是顺应天命行事,何须留下姓名?”说完,转身飘然而去。哈迷蚩见状,趁机献计:“这定是上天派来点拨我们的!狼主先回关外,臣愿潜入临安,找到秦桧,让他想办法除掉岳飞。没了岳飞,何愁天下不到手?”

兀术大喜,当即取来笔砚,写下密信,用黄蜡包裹成丸,郑重地交给哈迷蚩:“军师此去一定要多加小心!”哈迷蚩将蜡丸贴身藏好,辞别兀术,乔装成汴京商人,悄悄朝着临安城而去。后人为此感叹:“战败金邦百万兵,中原指日望清平。何来狂士翻簧舌,自古书生败国成!”

与此同时,岳元帅在金牛岭下扎稳营盘。他一面犒劳将士,一面加急撰写捷报送往朝廷,同时催促粮草、整顿军备,满心筹划着直捣黄龙府,迎回徽、钦二圣,收复中原指日可待。

哈迷蚩扮成汴京商人,顺利潜入临安城。打听到秦桧夫妇正在西湖游船赏景,他便故意在岸边高声叫卖:“卖蜡丸!卖蜡丸!”湖面上,秦桧与夫人王氏正对坐饮酒,欣赏湖光山色。王氏听到岸边的叫卖声,抬眼望去,猛然认出哈迷蚩,急忙说道:“相公快看,那不是哈军师吗?”秦桧定睛一瞧,立刻吩咐家人:“快叫那卖蜡丸的上船来见我!”

哈迷蚩进舱后,秦桧似笑非笑地问道:“你这蜡丸,能治我的心病?”哈迷蚩意味深长地回应:“小人的蜡丸专治心病,内藏妙方,但需尽早服用,否则药效就不灵了。”秦桧心领神会,命人赏银十两。等哈迷蚩离开,秦桧迫不及待地剖开蜡丸,只见信中兀术言辞激烈,不仅斥责他背盟,还许诺若能除掉岳飞,将来夺得宋朝天下,愿与他平分疆土。

秦桧把信递给王氏,皱着眉头问:“四太子要我谋害岳飞,你说该怎么办?”王氏把玩着信笺,眼中闪过狠厉之色:“相公身为宰相,执掌百官,这点小事还不好办?况且之前用毒酒谋害牛皋的事差点败露。要是岳飞灭了金国,立下不世之功,等他回朝,追究起来,我们一家性命难保。依我看,先故意拖延粮草运送,就说要与金国议和,召岳飞收兵回朱仙镇养马。然后再找机会,把他父子俩除掉,这样不就一劳永逸了?”

秦桧眼前一亮,拍手称快:“夫人说得太对了!”随即下令撤掉宴席,乘船上岸,匆匆回府谋划阴谋。

哈迷蚩送完蜡书,依旧扮成客商模样,赶回金营向兀术复命:“臣在西湖见到秦桧夫妇,他们收下蜡丸,肯定明白了狼主的意思,料想定会想出办法相助。我们暂且回关外,派人密切关注消息。”兀术听后,下令拔寨,带着残兵败将朝关外退去。

另一边,岳元帅正与诸位元帅在营中商议进军大计,准备一鼓作气直捣黄龙府。可奇怪的是,粮草迟迟未到。正当他派人催促军粮,准备择日发兵时,突然传来圣旨到的消息。岳飞率众人出营接旨,钦差大声宣读诏书,竟是召岳飞班师回朱仙镇,暂且养马休息,等秋收粮草充足后,再商议发兵之事。

送走钦差,岳飞回到营中,陷入沉思。韩世忠率先打破沉默:“大元戎以十万之众大破金兵百万,何等不易!如今胜利在望,不发粮草反而召您回师,这其中必有奸臣作祟,生怕大将立功!元帅可要三思,不能轻易撤兵啊!”刘琦也连忙附和:“元帅,古话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现在金兵锐气已挫,我军士气正盛,正是收复中原的绝佳时机。依末将看,不如一边催粮,一边发兵,直取黄龙府,灭了金国,迎回二圣。就算事后朝廷怪罪,咱们以功抵过,也无不可!”

岳飞长叹一声,目光坚定地说:“诸位元帅的好意我心领了。但自古君命如山,一旦召唤,片刻都不能耽搁。我不能贪图战功,违抗旨意。不瞒各位,当年我枪挑小梁王,逃命回乡。恰逢荒年,盗贼四起,洞庭湖杨幺派王佐来请我入伙。虽我没去,但也因此结识了王佐,后来才有了他断臂劝陆文龙的义举。我母亲担心我误入歧途,在我背上刺下‘精忠报国’四字。所以这一生,我只求尽忠,不管朝中奸臣如何弄权!”

说罢,岳飞毅然传令拔寨起营。随着一声炮响,十三处人马分成五队,浩浩荡荡地返回朱仙镇,重新扎下十三座营盘,继续操练兵马,等待秋收后再次发兵。他悄悄把岳云叫到跟前,低声嘱咐:“如今奸臣把持朝政,一心主和。朝廷听信谗言,只想偏安一隅。未来局势难料,你和张宪先回家看看母亲,顺便教教弟弟们武艺。若有需要,我再召你们回来。”

岳云、张宪领命,拜别岳飞后,又去与关铃辞行:“贤弟之前相赠的宝驹,如今我要归乡,暂时用不上了,今日物归原主。我们暂且分别,日后定能再相见。”关铃满心不舍,接过赤兔马,一直送了十里路才依依惜别。岳云、张宪二人这才踏上返乡之路。

一日,岳飞与众元帅闲谈时,突然唤道:“张保何在?”张保立刻应声而出:“小人在!元帅有何吩咐?”岳飞看向众元帅解释道:“张保原是李太师的家丁,送来给我做伴当,一直想谋个出身。这些年跟着我南征北战,立下不少功劳,诸位元帅也都清楚。如今圣上赐我空头札付,我打算给他一道,让他去濠梁做个总兵,不知各位意下如何?”

众元帅纷纷点头:“大元戎这是说的哪里话!张将军立下的功劳,莫说总兵,再高的职位也配得上!”岳飞取来札付,填好张保的名字递过去:“你回去带上家小,尽快赴任。”张保却连忙推辞:“小人不愿做官,就想留在元帅身边!”岳飞语重心长道:“人生在世,总要谋个前程,你不必多说,去吧。”张保见岳飞心意已决,只好说道:“小人去是去,但要是做不好总兵,还回来伺候元帅!”岳飞笑着点点头:“只要你尽心报国,没有做不成的事!”张保叩拜后,又与各位元帅道别,出营准备赴任去了。

岳飞又唤来王横:“我想让你也去做个总兵,你愿意吗?”王横一听,慌忙跪地叩头:“哎呀!小人是个粗人,就想跟着大老爷,哪懂什么做官!要是非要小人去,小人情愿死在老爷跟前!”岳飞无奈地笑了笑:“既然如此,那就算了。”王横谢过岳飞,起身退到一旁。众元帅见状,纷纷感叹:“难得元帅麾下皆是忠义之士,也难怪兀术屡屡战败啊!”。

正当众元帅与岳飞在朱仙镇谈论军务时,突然传来圣旨到的消息。众人神色庄重,一同出营迎接。传旨的天使展开诏书,高声宣读,原来圣上命令岳飞在朱仙镇屯田养马,而其他诸位元帅、节度使则暂时返回各自驻地,等候粮草充足后听候调遣。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