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8章(1 / 1)

美人心动(gl) 石坚 2975 字 2016-09-03

北鸿茶楼?这个北山定很熟悉,不但是她家的产业而且还是行城内最有名最大的茶楼,如果想在北鸿茶楼说书没有点能力或特殊之处是很难的,而面对比同行高很多的薪资他竟然还选择不要?好像点意思!

“此人每天酉时三刻开始说书到戌时结束,现居住于城外的道观之中”温忠看到自家主公很感兴趣连忙将打听到的所有细节都讲了出来。

酉时是北京时间17至19,来到这里这么久北山定早就习惯了古代的十二个时辰,但她并不打算常用,本想去北鸿茶楼听听书顺便见见那个说书先生的,可想到今天要举办晚宴,便打消了这个念头。

让她没想到的是这位不收分文的说书先生居然住在道观之中,因为这里的人十分信仰女娲教也就是道教,所以不是十分落魄之人是绝不会去打扰神明的,因为他们觉得那会亵渎神明,所以除了女冠和道士之外一般人不会住道观。

女冠是女道人的意思,这里的道教之所以会叫女娲,那是因为最高的神明就是女娲,故而这个道教和北山定在现代接受的道教不一样,无论是神仙体系,还是其他都不一样。

五地百姓皆是女娲教教徒,除了有个灾星病痛会去道观祈求之外,每月的第一天和最后一天也都会去道观祷告,别人北山定不知道,但她娘亲每月却是必去一次的,士大夫之族更甚。

北山定查过文献也让人探访过,在前朝太平时期女娲教远没有现在这样兴盛,自进入乱世之后百姓和士大夫之族对女娲教就越发信仰了,因为他们觉得女娲会带领他们走向太平走向幸福。

而女娲教的产生就要追溯到古前时期了,也就是前朝成立之前的那段时间,古前时期的文字和现在不一样或者说极少,习俗等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加之古前时期是三个家族轮流掌权,让历史由部落制走向了奴隶制,所以统称古前时期。

前朝则进入了封建制时期到现在已经两百年,无论是文化制度礼乐还是衣着生产和古前时期相比都更显得文明,奴隶制虽然废除了但奴仆买卖并没有制止,所以现在还普遍存在。

封建社会顾名思义自然是很封建的,除了制度封建之外,百姓对神明的崇拜很自然也很普遍,所以谓之封建社会,以北山定的观察这里要进入现代社会还有很长很长一段时间,少则几百年多则上千年。。

虽然诗作的不错,但并不代表和他们的能力成正比,所以北山定并不会以此作为升迁的标准,与北山定听诗越听越高兴不同的是石翊和北山络,两人一个武将一个外邦对此并不感兴趣,但碍于北山定如此喜爱也只得装装样子。

“臣虽不才不能作诗以表雅兴,但臣相信主公将作之诗一定能名扬四海”石翊见众人皆已作诗完毕便起身出列行礼道,她是不会作诗了,但北山定可以啊,而且她这也是给北山定表现的机会啊。

其他大臣见状纷纷附和,他们早就知道这位少年主公曾作诗名扬北方,如今难得主公登位后这么有雅兴他们当然想听一听一饱耳福,可他们不知道的是这样正中北山定下怀,突然提出作诗并不是没有目的的。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惟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恩。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ahref="http://www../books/5/5783/">重生之大文豪</a>

北山定本来想自己写的,但她左想右想觉得曹操这首短歌行要表达的求贤若渴之意正和她现在要表达的一样,便借用了这首著名的对酒当歌,好在这里古前时期真有位周公不然就穿帮了。

第二日北山定借用的对酒当歌就传遍了整个大街小巷,行城内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大字不识一个的老百姓虽然不懂诗里的意思但他们觉得好听觉得念起来顺口,认识字又懂诗的自然就明白是什么意思了。

不到一月对酒当歌便传遍五地,顿时引起不少文人雅客的共鸣,以致北山定这位刚登位不久的新霸主顿时名满天下,原因不排除之前成功平乱,而前往东海以求一展抱负的人才也一天一天多起来。

水佳玲回到肃州已是几天之后,师弟信中虽有言明师傅病情一天天加重,她也知道师傅撑不了多久了,但她没想到上次一别竟会成为永别,一路上紧赶慢赶她还是没赶上,没能见到师傅最后一面。

“师姐,师傅去得很安详,唯一放不下的就是你,若是他老人家看到你这样一定会难过的”黄喜看着已经在师傅坟前跪了一天的师姐很是担忧,师傅离去他也难过过,现在已经好了很多。

“是啊小姐,平常他老人家最爱护的就是你,要是知道你在这跪了一天一定要罚我了”同样站在另一边的晓月连忙附和,刚开始她和黄喜也是跪着的。

到达肃州的当天晚上黄喜就说出了噩耗,可出人意料的是得知师傅去世的水佳玲竟出奇的平静,平静到没有任何异常,本以为没事,第二天一大早却不见了人,一问侍卫才知道去了墓地。

不知道水佳玲是什么时候到的墓地,但晓月和黄喜赶到的时候她衣服和头发上都有了一层薄露,晓月见状生怕自家主子感染风寒连忙找来干毛巾擦了,本以为小姐只是来祭奠。

可随着时间越来越长,加上水佳玲又毫无反应,无论你说什么做什么都无法引起她的注意,可眼看天色越来越晚水佳玲却还是没有回去的打算时,众人开始着急了。

黄喜、晓月、马仁和王正等四个说得上话的都劝说了一番,可水佳玲却还是毫无反应,黄喜和晓月不想放弃便一而再再而三的劝说,这才出现了上面的一幕。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