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章莫邪移山(1 / 2)

“居然开凿了几百年那么历史上怎么会没有记载或者是这些阿三根本就没有书写历史的习惯”走进了十九号石窟,莫邪发现,这里居然是公元五世纪开凿的。

通过鉴定时刻的碳十四衰变,就可以准确得到这些时刻的雕刻年代。

这座19号石窟的开凿时间,约在公元5世纪,石窟正面与内部装饰雕刻富丽堂皇。

窟内佛像与佛塔融为体,顶端到达屋顶。佛塔顶部的伞是大乘佛教的典型。

而到了26号窟,左侧回廊有尊长达5米的涅槃佛像,这里有佛祖弥留之际向弟子们作出最后的遗训:你们不要以为失掉我便没有导师了,我灭度后,以往所说的言教和戒律就是你们的导师呀

吩咐完毕,佛祖就在公元前543年的2月15日夜半,右胁而卧,入涅槃了。

除了涅槃佛像,这里还有这不少捏着手印的佛像,这些佛像的手印之上,都有着个个明亮的光点,看着像是石头,但是,凑近观察,原来那是枚与佛像融为体的白水晶。

“这里还有水晶矿”莫邪已经把这里整体扫描了边,但是,他并没有特意寻找各种矿藏,当然,这里也没有什么特殊的矿藏。

不过,在看到大量白水晶的时候,莫邪突然间意识到,他也许错过了什么。

果然,特意挑选出了白水晶的特征,莫邪很快就有了发现,这周围的些看似不起眼的普通石头,也许就是值钱的水晶。

白水晶是佛教七宝之,又称摩尼宝珠,技艺高超的工匠们,能够将它雕琢成件件玄奇的作品,比如尊佛像手指上的枚水晶魔戒,只有在某个角度,才能看到它的闪光。

当然,像水晶魔戒这样的精品不多,白水晶在这里最多的还是被用来增加光影效果。

刚才莫邪看到的那些白光,就是白水晶配合那些佛像的手印而产生的效果。

据说结手印修行到至高境界时,指尖有个极明亮的光点,禅宗称之为大光明,净土宗称之为开悟,密宗称之为明点,印度将此称为摩尼珠,还有的门派称为性光灵光等等不。

现在,有了白水晶的装饰,那些佛陀手上的大光明,就真的光明大放了。

也就是有了这种光影效果,让这里的壁画,看起来更加瑰丽玄奇

看到这么多精美的壁画,莫邪突然想到了国内的那座石窟,当年那些歪果仁曾经把壁画从石壁上剥离,对那座石窟造成了很大的破坏。

而他可不能这么做,所以,莫邪决定要完整的把这座石窟搬走。

所以,接下来的日子,莫邪按下心情,仔细的开始谋划,也是到了这个时候,他才对自己先前的脑洞开的很大,表示了极大的赞赏。

如果没有螺旋推进车,他肯定是没法顺利切割这座山崖底下的岩石,当然,如果没有超级生物探测器的百米绝对控制范围,就算他这这座石窟跟山崖分离,也没法把这座石窟搬走。

当然,就算现在,莫邪要想把那么多,那么庞大的座石窟搬走,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但是,看到这种精细的壁画,莫邪意识到,这座石窟的壁画和天顶画题材很丰富,技艺也十分精湛,这么好的东西,绝对不能轻言放弃。

所以,接下来莫邪开始愚公移山,他开始有机会的分割个个洞窟,毕竟这里的洞窟分为了三十座,并不是个整体,这就给了莫邪机会。

在这里待了个星期,很多地方都被莫邪切割开了,毕竟他能够钻地。

而这天,最容易分离出来的石窟,被莫邪收进了超级生物探测器的内部空间。

虽然这座石窟最小,也在最边上,但是,他还是完整的把他搬入了超级生物探测器之中。

看着内部的壁画,莫邪十分庆幸,庆幸这里没有被别人发现,要不然这些壁画,很难被完全保存了下来,现在这些壁画虽然有些褪色,但却没有点遗失了。

经过这些天的研究,莫邪知道,这些壁画并不像人们想象中那样是湿壁画,而是堪培拉蛋彩画,底子是由涂在岩石上的两层灰泥构成,先涂层粗灰泥,再涂层细灰泥,最后再涂层薄石灰使墙面平整。

灰泥由有机材料构成,般是些植物纤维沙子和砾石组成。

作画使用的颜料是赤铁矿黄赭石绿土煤炭以及伊朗进口的钴蓝料等。

关于作画的理论,印度爱经的注释里,曾经提到对绘画的要求有:形的区别量情优美似和色彩区别等六知。

非常有趣的是,这与中国谢赫的六法有异曲同工之妙。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