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王不器更加不高兴了,老者这回停止了吃饭,思索了半响,这才郑重道:确切来说,是教你们有关炼丹的所有学问,但却不是以炼丹为目的。让学生认识这门学问,钻研其中的道理,去粗取精,保留有用的部分,加以发展。这是陛下的原话。所以我们教授的学识,叫作化学,而不是炼丹术。
说罢,老者尴尬了一下,虽然某也不知为何这门学识叫作化学。
王不器沉默下来,细想其中的深意。
老者最后道:陛下有言,若是演武院刘老与徐半仙见到我等,当会知晓我等的有用之处。陛下还有言,本门学科,当对火药改进,铁矿金矿等的提炼,据有极大作用。
王不器将信将疑。
就在这时,刘老和徐半仙来了。
见到老道士,两人如见亲兄弟,立即亲切的迎了过来。
时至今日,学院早已有数学这门学科,如今又迎来化学,假以时日,伴随着物理学被单独划分,则学院已经可以尝试去触摸打开近现代科学的大门。
物理学早期研究的天文力热声光等,并不是太高深晦涩的东西,而汉唐在这些学问的钻研上,向来多有成果,别的不说,钦天监太史局司天台可不是摆设,大衍历也不是浪得虚名。
不得不提的是,学院中早已设立了地理学这门学科,而其中的先生,竟然以军情处老兵为多。
当日,老道士与刘老徐半仙等人相谈甚欢。
大唐要稳定统治辽阔疆域,离不开科学技术的进步,大唐要成为恒久强国,更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发展。
西方那些偏居一隅还没大唐一个行省面积大的小国,之所以能成为列强,靠得就是这看似简单不过的四个字。
科学技术,或者说生产力,最终会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这就是历史规律,这就是历史潮流。
而大唐的科技革命,已经从学院悄然萌芽。
李从璟终于接到戚同文李谷等人传回的好消息。
他们在沙州辛苦多时,终于探索出了在彼处提高粮食产量的方法。
这并不让李从璟感到意外,因为他知道即便是在西域那样的地方,也有坎儿井这样的神兵利器。
这世上估计没有甚么困难是人克服不了的,关键在于,你有没有克复困难所需要的知识和品质。
戚同文李谷的折子中提到的方法,眼下能提升的粮食产量并不多,至少没有李从璟后世了解的那样多,但就当下而言,已经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
李从璟对此感到很满意,河西西域的农业改进,本就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如今开了这样一个好头,就好比打开了那扇大门,证明在河西西域提升粮食产量的确可行。至于粮食产量究竟能达到多少,日后再逐渐改进就是了。
李从璟叫来冯道夏鲁奇卫道王朴杜千书等人,商讨接下来朝廷对河西的用兵计划。
侍卫亲军刚从南诏班师,许多将士还未回到洛阳,王师刚刚在岭南安南南诏用兵,若是今秋立即出征河西,对府库而言负担太大。而且眼下时过初秋,等到王师到达河西,战不几回,便是深冬,多有不利。夏鲁奇如是说道,故而臣认为,用兵河西,最快也得等到明年。
夏鲁奇的意见没毛病,众人都表示赞同。
众人正在商议的时候,第五姑娘到了。
桃夭夭进宫后,军情处便是第五姑娘主事。
她身材娇小,绯色官袍被裁剪得小了几号,这让她看起来既显得英武不凡,又不可避免带上两分呆萌气。
礼数却是规规矩矩,没半分可挑剔的地方,第五姑娘向李从璟启奏道:夏州与契丹有密使往来。
李从璟对此并不觉得稀奇,左右不过是石敬瑭最终都避免不了,向契丹俯首称儿的命运而已,夏州可有兵马调动迹象军情处能否查明,夏州意欲何时向河西用兵
早则今秋,迟则明年。第五姑娘回答,秀气的眉头有几分肃杀。
李从璟沉吟片刻,忽而笑了笑,看来河西这场大战,战况定会分外激烈。
李从璟的预感没有错,因为在定鼎二年的这年秋天,有一个人从草原只身南奔,来到洛阳投靠李从璟。
见到这个人,李从璟便知道,河西北方草原西域,在来年注定了要风起云涌,有一番不亚于初唐的大动静。
甚至可能是,初唐三代人的大动静,此番会在短短数年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