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之,汉军的到来,让西域的各民族、部落混居现象更加严重,甚至有波斯人与突厥人一起,向黑海方向逃去。
停留在伏尔加河下游、可萨突厥人在里海北部大城阿提尔城中的约翰.蒙特,便遇到了一支逃难的亚美尼亚人商队,听他们哭诉了东方军队的残暴。
约翰.蒙特十分欢喜,意思是我继续向东走,遇到一个咸水大湖,就能遇到东方人的军队呗?
他当即收拾行囊,做好了一切准备,便满怀希望地出发了。
此时虞允文已经来到了咸宁海的北面,这里有一座被高宠夺取了、带领部下联军修建的、充当休整地、贸易点的小城,被高宠命名为海北城。
海北城说是“城”都是在夸奖它了,只不过是高宠在咸宁海北面一处高地以木栅栏围起来的一座小村寨,规模甚至比不上曾头市,不算高宠留下的六百名驻军的话,这里的总人口还不过三千。
虞允文来到海北城时,总算是找到了点儿熟悉的味道。他这一路走来,所见西域诸城,但凡不是被汉人接管的,全部都是一个样,就突出两个特点:肮脏和杂乱。
汉人的城池和村镇,不论规模大小,道路必然是平坦宽阔的,房屋的分布也非常合理,但是西域的诸多大小城池,极少有石板路,房屋建筑也非常杂乱,完全没有一点儿规划,也根本不讲求卫生。
似乎是因为突厥人的到来,让汉唐史书中记载的以清洁着称的西域都变得膻腥污秽了。
前往海北城的道路依旧是常见的土路,一场秋雨过后,道路就变得泥泞不堪,时不时还能看到各种混在泥巴中的粪便,于是空气的味道就变得十分特别。
一直到离海北城还有三五里时,道路陡然变得干净了起来,两侧的杂草被清理,种植了些稀疏的小树,偶尔还会有一两座茅草亭可以为行人提供休息。
迎接虞允文的,是兵部派来、出任高宠名下参军的萧显,萧显是燕山府人士,算是辽国天祚帝耶律延禧的儿子耶律定称帝南京时拥立为皇太后的那位萧普贤女的族人。
不过萧显接受的是正规的新朝新式教育,他觉得自己就是汉人,跟契丹一点儿关系都没有。
二十多岁的萧显是两年半前被兵部指派到咸宁海的,他兴奋地向虞允文介绍着关于海北城的一切,毕竟这座小城的建立,他也是出了许多力气的。
就在海北城中,虞允文遇到了风尘仆仆、远道而来的约翰.蒙特一行人。
这或许是千年之后,东西方文明的第一次正式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