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回 诸葛梦里授兵书 欧阳狱中施巧计(1 / 2)

“三卷兵书授远孙,辅成孝子建奇勋。非关预识欧阳计,须知袖里有乾坤。”岳夫人望着银瓶小姐冰冷的尸首,悲痛欲绝,放声大哭。梁夫人也红着眼圈,在一旁不住地叹息,整个岳家上下沉浸在一片哀伤之中。就连路过的行人,听闻银瓶小姐为父殉节的壮举,也无不驻足感叹,称赞她的孝烈。梁夫人强忍着悲痛,轻声劝慰道:“妹妹,节哀顺变,孩子已经去了,我们还是先料理后事吧。”

岳夫人含泪点头,当即吩咐岳安,赶紧去购置衣衾棺椁。一切准备妥当后,众人将银瓶小姐收殓入棺。岳夫人看着一旁的梁红玉,愁容满面地说:“如今五口棺木在此,总得找块合适的坟地安葬,才能让逝者安息。姐姐能否再留几日,帮我一同料理此事,大恩不言谢!”梁红玉拍了拍她的手,坚定地说:“说什么话,咱们姐妹自然要善始善终,我怎会半途而废?你只管派人去找地,其他的有我。”

随后,岳夫人留下四个家人在篷下看守棺木,自己则与梁夫人及众家属返回驿馆休息。两天后,岳安匆匆赶来禀报:“夫人,栖霞岭下有块空坟地,是本地财主李官人的。他听闻大老爷一家都是忠臣孝子,愿意无偿相赠,只要夫人看得上,随时能定下来。”岳夫人听后,连忙邀请梁夫人一同出城查看。

来到栖霞岭下,两人见那坟地背靠青山,面朝绿水,风水极佳,心中大喜。回到驿馆,岳夫人即刻让岳安去请李官人来商议。不多时,李直跟着岳安前来,将地契呈上,说什么也不肯收钱。梁夫人见状,劝道:“李官人仗义疏财,令人敬佩,但这白送的地契,实在不合规矩,多少收些钱,也算是我们的一点心意。”李直这才收下二十两银子,告辞离去。

岳夫人择定吉日,将五口棺木妥善安葬。梁红玉一路护送她回驿馆,却见四名解官和二十四名解差正在催促启程。岳夫人只好开始收拾行李,决定次日出发。梁红玉又派人通知韩世忠,调派了四名得力家将护送。临行那日,梁红玉亲自出城相送,两人执手相望,泪如雨下,再三辞谢后,才依依不舍地分别。

这边岳夫人一家刚走,秦桧便露出了狠辣的真面目。他先是派冯忠率领三百名兵卒,在岳坟附近日夜巡察,只要发现有人前来祭扫,就立刻抓捕;接着又下发文书,在各地通缉岳雷;同时还命冯孝前往汤阴,抄没岳飞的家产,手段之狠辣,令人发指。

在七宝镇,韩起龙正与岳雷、牛通等人在后厅闲聊,派往临安打探消息的家人匆匆赶回。那家人将秦桧如何陷害岳飞,梁夫人怎样寻找棺木、操持安葬,银瓶小姐投井自尽,以及岳氏一门被发配云南、官府四处追捕岳雷等事,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

岳雷听完,只觉眼前一黑,悲痛欲绝,当场晕倒在地。众人急忙灌下姜汤,好一会儿,他才悠悠转醒,随后便放声大哭:“爹爹啊!您一生精忠报国,到头来不仅没得到封赏,反而被奸臣害死,一家老小还被流放边疆,这血海深仇,何时才能得报!”韩起龙连忙上前搀扶,劝道:“二弟,人死不能复生,你千万要保重身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日后才有机会报仇雪恨。”

岳雷抽泣着说:“多谢大哥相劝。只是我想去临安,到父亲坟前祭奠一番,尽一尽做儿子的孝心,然后再去云南探望母亲。”韩起龙眉头一皱,担忧道:“二弟,你难道没听说吗?奸臣早就派人在坟前盯着,但凡有人去祭奠,就会被当成叛臣一党抓起来。而且通缉令上还有你的画像,你这一去,岂不是自投罗网?”

牛通却一拍胸脯,大声嚷道:“怕什么!他们敢守,我们就敢去!要是有人敢动手,我牛通第一个不答应!”宗良也附和道:“不如我们五人一起去,就算有千军万马,也休想拦住我们!”众人纷纷叫好,齐声赞成。韩起龙见大家主意已定,便吩咐下去,收拾行李,准备次日出发。

另一边,诸葛英自长江边与众人分散后,整日思念岳飞,郁郁寡欢,不久便染病去世。他的儿子诸葛锦在家守孝期间,一天夜里,突然梦到父亲走进房间,神情严肃地说:“孩儿,速速去保护岳二公子上坟,一刻也不能耽误!”诸葛锦惊喜交加,伸手去拉父亲的衣角,却被父亲一把推开,猛地惊醒,才发现原来是一场梦。

第二天,诸葛锦将梦中之事告诉母亲。诸葛夫人沉思片刻,说道:“我早就想让你去汤阴探望岳夫人,既然是你父亲托梦,那你就赶紧动身吧。”诸葛锦领命,收拾好行囊,拜别母亲,踏上了前往相州的路。

由于人生地不熟,有一天,诸葛锦为了赶路,错过了客店。眼看天色渐暗,四周荒无人烟,正焦急时,前方出现一片茂密的树林。朦胧的月光下,一座破旧的庙宇若隐若现。他心中一喜,暗想:“今晚就先在庙里凑合一晚吧。”

来到庙前,只见两扇破旧的庙门虚掩着,匾额上的字迹早已模糊不清。走进庙里,四处空荡荡的,只有两边立着两个黑影似的皂隶塑像,中间供奉着土地公。一张破桌子缺了条腿,歪歪斜斜地倒在一旁。诸葛锦无奈,只好在拜台上铺开行李,将就着睡下。

也许是赶路太累,他很快便进入梦乡。睡到三更时分,迷迷糊糊中,只见一位头戴纶巾、身穿鹤氅的老者走了进来。此人面容慈祥,长须飘飘,手持羽扇,缓缓说道:“孙儿,我乃你先祖孔明。你速去辅佐岳雷,完成岳家‘忠孝节义’的大业。我有兵书三卷,上卷可占风望气,中卷能行兵布阵,下卷可卜算祈祷。你拿了去,助他一臂之力。日后功成,务必将书焚毁,切不可流传于世,切记!”说完,化作一阵清风消失不见。

诸葛锦猛然惊醒,回想起梦中的情景,心跳加速。天亮后,他在供桌下果然发现一个黄绫包袱,打开一看,正是三卷兵书。他又惊又喜,连忙朝着空中拜谢。随后,他换上道袍,背上包裹,继续赶路。一路上,白天行走,夜晚便在客栈研读兵书。到了江都,他在马王庙住下,还在路边搭起帐篷,挂出“南阳诸葛锦相识鱼龙并不计利”的招牌,靠给人看相赚取盘缠。

这天,岳雷、牛通、宗良、韩起龙、韩起凤五人路过诸葛锦的帐篷。牛通见里三层外三层围了不少人,好奇地挤进去一看,不屑地说:“不就是个看相的,有什么稀奇的!”岳雷听了,说:“反正也没事,我们不如也去看看,听他能说出些什么。”

一行人走进帐篷,可里面人太多,牛通不耐烦地大喊:“你们这些人,要看就赶紧看,不看的就给我让开!别逼我动手!”众人见他凶神恶煞的样子,又看他们是外地人,不想惹事,纷纷散去。岳雷上前拱手道:“先生,能否为我相面?”诸葛锦抬头仔细打量了一番,说道:“公子的面相贵不可言!请稍等,待我收拾一下,我们回庙里慢慢详谈。”

回到马王庙,众人落座后,诸葛锦突然问道:“阁下莫非就是岳二公子?”岳雷心中一惊,连忙否认:“先生认错人了,我姓张。”诸葛锦微微一笑:“二兄弟,不必瞒我。我是诸葛英之子,父亲托梦让我来助你上坟。一路上到处都贴着通缉令,你的画像我早已熟记于心,岂会认错?”众人一听,又惊又喜,牛通更是兴奋地说:“这下好了,有了军师,我们不如直接杀进临安,把昏君和奸臣都宰了,让二兄弟做皇帝,我们都做大将军!”岳雷赶忙制止:“牛兄,休得胡言,被人听见可不是闹着玩的!”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